
cpa的难,在于“五年六科”的持久战。2025年专业阶段仍设《会计》《审计》《财管》等六科,单科平均通过率不足25%,《会计》科目更以12.58%的通过率蝉联“最难王座”。
考生需在实务案例与公式丛林中反复锤炼,日均3小时学习、持续3-4年的备考周期,对毅力与时间管理能力要求极高。
而985升学虽录取率仅1.5%,但集中于高中三年冲刺,依赖短期爆发力;从时间成本看,cpa的煎熬周期是985的5倍以上,堪称“钝刀割肉式折磨”。
二、cpa考试科目内容有多复杂?
cpa的广度与深度远超普通考试,专业阶段涵盖《会计》(700页教材)、《审计》(400+实务流程)、《财管》(108个公式模型)等六科,知识点交织成网。
例如《会计》要求精准区分IFRS与CAS差异,《审计》需模拟真实业务流程判断风险,而《战略》需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。
2025年新增ESG披露、数字化审计等内容,政策更新频率达30%,反观985课程,虽涉猎广泛但深度有限,以浙江大学会计学为例,核心课程仅12门,且侧重理论灌输。
cpa考生需在5年内消化相当于硕士课程量的知识体系,堪称“知识熔炉”。
三、cpa证书含金量能否碾压学历光环?
在一线城市,cpa持证人享有审计签字权、落户加分(上海100分)、年薪30万+等硬核福利。
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抛出30万人才补贴,而985学历仅提供积分优势。
从就业市场看,普华永道等头部事务所明确要求“cpa优先”,投行、券商将cpa视为晋升合伙人门槛。但985学历在科研、体制内仍具不可替代性,如清北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比例高出普通院校3倍。
两者并非对立,清华北大cpa班学员的“双证组合”,在金融圈往往能收割更高溢价。